-
在產房里
·第一聲啼哭
說明他的肺已經開始工作了。產科醫生會用器械吸寶寶的嘴巴和鼻腔,以清除殘留在里面的黏液和羊水,從而確保鼻孔完全打開暢通地呼吸。接著,護士用毯子把寶寶抱起來放在你身上,讓你們親近一會兒,如果你是剖腹產,護士會把寶寶抱起來給你看。然后,寶寶被交給你丈夫。如果嬰兒早產或是出現呼吸困難,就會立刻被送入新生兒特護病房,接受檢查。如果嬰兒體重超過8斤則要驗血,因為過重的新生兒在出生后的幾小時內有可能出現低血糖。
·剪臍帶。
臍帶通常在嬰兒出生后幾分鐘內就會被剪掉。醫生用鉗子鉗住臍帶,如果父親被允許進產房,就交給父親來完成。醫生有可能從臍帶里抽取血樣以供稍后檢驗。如果你愿意把臍帶血捐獻給血庫。
·檢查,檢查。
嬰兒出生后第1分鐘以及5分鐘之后需要分別接受一次阿普伽新生兒評分,即對新生兒的膚色、心率、反射應激性、肌張力及呼吸力等5項進行評分,以此來檢查新生兒是否適應了生活環境從子宮到外部世界的轉變。護士會給寶寶稱體重、量身長,并且檢查有無疾病癥狀。
·保護性措施。
所有的新生兒都要注射維生素K,它是用來幫助血液凝結的,以免寶寶出血過多,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分泌維生素K的器官)還未發育成熟。為了防止受感染,護士還會在新生兒的眼睛里抹上含有抗生素的藥膏或藥水。
接下來,護士會給寶寶墊上尿片,包裹起來。如果你愿意的話,這時候就可以給寶寶喂奶了,否則你就抱著寶寶,因為他剛一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對周圍的環境都很警覺,而你正好趁此機會和他加深感情。
- 在產后恢復病房里
大約30分鐘后,護士會把寶寶放在溫暖的嬰兒推車里送入嬰兒室。
母嬰同室,他/就會和你一起被送入產后恢復病房,在那里繼續接受檢查。護士會用聽診器檢查嬰兒的心臟和肺部,給他測體溫,并檢查他是否有異常癥狀,如脊柱裂等。護士還會再次測量寶寶的身長、體重和頭圍,然后給他洗個溫水澡。
·第一次體格檢查。
在寶寶出生后24小時之內,兒科醫生會對他進行檢查。醫生會把對寶寶的各種測量結果與你懷孕頭幾周內測得的數據進行比較,驗證它們是否吻合。接下來,醫生會聽寶寶的胸腔,檢測心雜音;聽聽寶寶的肚子,檢查腸功能是否正常;看看寶寶的腦袋上有沒有鼓包(大多數情況下,鼓包是沒有傷害的)。醫生還要檢查寶寶的眼睛和生殖器。醫生還會檢諸如顎裂、鎖骨骨折(這種情況在分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通常能夠自行恢復)、胎記、髖部脫臼等情況。然后,在征得你的同意之后,護士會給寶寶打第一次防疫針,也就是乙肝疫苗。
- 出生第一周
- 哺餵母奶或牛奶
大約間隔4個小時喝一次奶,如果覺得喝母奶讓孩子容易飢餓,應該是增加份量而非縮短餵食時間,已可開始使用「兒歌輕鬆來育兒」的育兒法來增加安全感、減少因陌生環境而產生的不安哭鬧現象。
遇到四個小時需要喝奶的時間,但孩子仍在睡覺時怎麼辦?這時請不要將孩子抱起來執意餵奶,也不用擔心孩子會因此就餓到,耐心等待孩子清醒再餵食即可,這樣之後「妳才不會擁有一個“淺眠+不愛喝奶”」的孩子。
- 「觀察孩子平常在媽媽肚子裡面做些什麼」的最佳時機
滿月前盡量讓孩子習慣脫離母體的生活,切記不要一下子給了太多調教,本月著重在「新生兒飲食習慣調整、幫助孩子適應母體外生活、母親充分休養」,輕鬆愉快的度過本月即可。但滿月前不要養成孩子喜歡賴在大人身上的習慣,除了餵奶、換尿布、清洗之外盡量不要一直抱著孩子。
不建議一堆調教法一起使用,大家不要太心急,如果累壞孩子並且無法產生多大效果,等待母子狀況較好的下個月,再開始進行其他調教法,才會更容易成功!
資料參考自
- 《教養可以這麼輕鬆》